查看原文
其他

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深化发展⑧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近日正式发布,这100个典型案例是在多轮严格慎重的专家评审基础上,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面向全国分批征集的“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党建德育等主题的近1200个案例中遴选得出。案例主要呈现出直面新时代基础教育痛点、聚焦根本任务与关键要求、注重区域教育顶层设计等方面的特点。


按照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主题,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分为党建德育与学校安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减负提质与数字化战略等五大类。100个案例的具体内容将陆续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今天,一起来看素质教育深化发展主题下的另外6个案例——





北京市:“大架构+小切口”探索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向上滑动阅览


北京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架构建设培养体系


一是构建育人为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生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进出自如、灵活弹性的学习成长环境,做大人才成长的“苗圃”。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共育共享。坚持去功利化,不以任何培养的名义掐尖、选拔,不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避免破坏教育公平,形成新的教育焦虑。二是构建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新体系。突出早期发现、早期培养,连续培养,健全完善宽领域、厚基础、活机制、贯通式、学生广泛参与、环境易于扩充的培养机制,集纳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按照大类别或大领域设置系列课程,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市区校三级联动,为真正有特殊潜质的学生提供成长新赛道。三是形成统筹兼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中考改革等工作的协同。统筹兼容北京市已有的“翱翔”计划、“雏鹰”计划、“早培班”、学科竞赛、科学教育以及高校书院等模式,共同构建培养体系。统筹大中小贯通衔接,鼓励学校、集团加强学段贯通,努力在高中、大学的贯通培养上有所突破。


二、小切口启动实践探索


北京市教育两委召开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会,全面部署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成立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整体设计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立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设在北京教科院,设立办公室、研究中心、教学中心、课程中心、学生中心等机构,作为管理中枢,加强与人才、科委、科协等部门的协同,发挥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研究引领作用。二是组建学术委员会。强化专业支撑,组建创新学院学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及各领域的领军专家组成,主要为贯通培养机制论证、管理办法研制、培养工作标准制定等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专业指导委员会目前按数学和科技两个领域分别组建,课程教学委员会按学段结合领域方向分别组建,主要参与培养标准、基地认定、对象推选、成果认定等工作。三是建设三级联动培养机制。市区校联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需求。校级层面以集团、学区为基本育人单元,加强优质特色课程建设,做大人才培养的苗圃。各区建设区级创新学院,设立区级培养基地,统筹跨集团、跨学区联合培养。市级培养基地由市级创新学院认定,在更大范围统筹优质资源,区、校发现的优秀的、有潜质的培养对象进入市级培养基地学习,经过专家评审、统筹研究,认定首批18家市级培养基地,小切口启动数学、科技两个领域试点工作。四是形成点线面体四层级实施路径。点,以点牵动,分段试点,启动小学三、四年级和高中,数学和科技两个领域试点。线,学段衔接,贯通培养,依托一贯制学校、集团,探索学段衔接的持续培养。面,领域扩展,培育生态,鼓励有条件的区全面拓展专业方向,在区内形成培养新载体。体,三级联动,形成体系,市、区、校联动建设,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

(执笔人:庞成立、向娇娇)






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优化课后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


向上滑动阅览


有着40年创造教育品牌特色的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按照教育部和市级开展“双减”工作的要求,在课后服务时段开齐、开好各类活动,聚焦创新素养培育,让这项惠民工程真正走进老百姓心中,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


一、完善课后服务构架,促进“三段式”增效


学校按照学生“愿留则留、应留尽留”的原则,做优静安区“三段式”课后服务样态,实现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学习时刻”满足对学习巩固和提高的需要。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5:30—16:30。为减轻家长辅导作业的负担,教师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做到“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门”,掌握必要知识,巩固课堂所学,丰富课后服务作业形式。学校加强创新作业设计,形成三种作业类型:知识点贯穿的联系性作业,生活实践的应用性作业,迁移延伸的发展性作业;产生“五种作业形式”:小导图、小制作、小实验、小演讲和小报告。二是“自主时刻”满足对素养培育的个性化成长需要。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6:30—17:30。学校充分调研,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设置“12345自主时刻活动体系”:“1”是定制“一生一课表”,由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会谈,双向选择,产生体现课后服务参与活动的时段、类目、地点的个性课表;“2”是普及与提优两个层面,满足同一活动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差异,设置同一活动的A班和B班;“3”是突出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三个目标,指向综合素养培育;“4”是组合管理、机制、环境、技术的四项保障;“5”是指设置了视觉艺术、舞美运动、科创研究、创造劳动、学科慧创的五大领域活动类别。是“温馨时刻”满足对生活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7:30—18:00,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责任担当,通过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101项创造性劳动项目中,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开展研究,在劳动中创造,在劳动中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科学方法。


二、凸显创造要素,提高课后服务效能


学校从多维度、多要素进行实践,突出学校“走向创造无边界”的理念,在课后服务活动中体现“随需随思随行皆学习,人人时时处处皆创造”。一是提供108项多样的活动:学校迭代了以“和田创造十二技法”为基础的创造技法训练活动;开设了“创新思维、创意剧场、虚拟创造”等7大类实践探究活动;设计了“皮影、青花瓷、水墨动画”等6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组成的《正在创造》系列活动;丰富了“创意写作、童说数字、英语SHOW”等学科实践活动,将国家基础课程的内容延展至课后服务;实施了涵盖五大领域的STEAM创造力中心、手工皮具、童声合唱等多彩活动。学校搭设选课系统和管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目前学生活动的参与率达80%以上。二是探索3种课后服务活动评价方法:其一是每双周在“智乐信平台”上进行课后服务活动参与率的积分认定,期末兑换“小创积分”,进行“创造之星”的评选;其二是每月进行创造专利的评审,组建由学生、教师、家长和专家代表组成的创造专利署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估,学生产生的创造成果可以自主申请“学业、创意、生活、运动、发明”五个领域的创造专利,如发明专利——具有收纳功能的分类垃圾箱;学业专利——一种独特的记笔记的方法。其三是每学期开展活动成果的展评,如“创造性劳动集市”、“和田ART大师展”、“未来创造家”的主题展演,呈现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三是营造“学思做创”融为一体的活动氛围。其一是依托学校的“创造学院”,提供近20大类活动项目,几百种活动工具和材料,其中未来城市、机器人总动员等科创类活动占60%,在小志愿者和老师指导下,学生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活动,用创造护照记录活动情况;其二是兼顾使用频次和参与人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好资源教室的设施设备,使专用功能教室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其三是让校园成为创造乐园,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六步创造学习法(同理观察—发现问题—建立联系—探究解决—成果呈现—创意评价)”,学校的一处一景一物都是学生的研究项目,比如从校园水龙头不同种类出发,研究校园节水问题,从场地狭小的现状出发,研究提高阳光运动质量的问题,产生研究成果。四是丰富课后服务活动的人力资源,组建由学生代表、本校教师、家长代表、艺术家、设计师、工程师、科普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创新者联盟,提升课后服务活动指导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三、共享优质活动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其一是共享优质课后服务活动资源,将四十年创造教育实践的成果转化为《正在创造》《让创造成为乐趣》《创造性劳动》等活动资源,已对区域十五所学校进行辐射和推广;其二是共享“创造学院”,已为区域几万名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其三是共享创意品牌活动,利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创造幸福——中小学生创意设计活动”“创造魔力营”等品牌创意活动,至今连续三届共计3700人次参加;其四是共享“少创联萌”平台,与全国各地167所集群学校共研、提升课后服务活动质量,更好地培育创新人才。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始终着力构架课后服务活动校本化推进方式,完善“三段式”服务样态,突出创造要素,提高课后服务效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奠基。

(执笔人:陈敏、倪哲宇)






上海市位育中学:打造“芯片科技教育”,培育未来科创人才


向上滑动阅览


上海市位育中学对标国家战略和区域布局,结合自身优势,围绕“双新”实施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将芯片科技与基础学科进行融合与延伸,实施跨学科教学,打造芯片科技教育校本体系,为未来的科创人才培养打下学科基础、研究基础和职业规划基础。


一、芯片科技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搭建芯片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五个板块:基础篇,介绍芯片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芯片概念,知晓芯片的发展历史,了解芯片产业链的完整构成,结合高中学科知识,讲述芯片中的科学,激发学生投身科技领域的热情。实践篇,采用“虚实联动”的仿真实验教学,开展芯片虚拟制作,以大量的实物展示和接触建立起学生与芯片领域的桥梁,拉近学生与芯片之间的距离。应用篇,介绍芯片的主要类型和芯片产业广阔的应用前景,让学生知晓现阶段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的现状和挑战,激发学生投身芯片领域、为振兴我国芯片产业而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创新篇,不仅关注到将来的发展,也涉及到基础学科知识的本质挖掘,促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温故,在新旧内容的交叠与碰撞中激发灵感与创造性。护航篇,引入知识产权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创新意识的驱动力,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教育也使得课程整体形成“导、学、练、展、护”的完整闭环。


(二)外联校企、内强师资,锻造“双自主”团队。在师资团队建设上,学校挑选来自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组建了中学芯片教育导师团队,共同开展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广泛开发社会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比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创中心、同济大学等国内最早从事集成电路、生物芯片、硅光芯片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了校外芯片科技教育的常驻基地,在帮助学校完善芯片科技教育实施方案的同时,也为研学、课题探究等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时空资源。


(三)立柱架梁,配置芯片课程“软硬件模组”。学校建成课程“硬件模组”——“芯动位育”科创学习体验中心,并依托该基础平台配置相关教学和实验设备。同时,学校还构建课程必需的“软件模组”——芯片科技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了顺应国家战略,学校结合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新要求,从芯片理论基础、芯片材料认知、芯片设计、芯片制备、芯片封装、芯片测试、芯片创新应用等方面构建课程,形成校本化的课程方案、课程讲义和学生学习手册。


(四)分层打造课程、渗透学科育人、鼓励自主探究。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打造四级课程图谱。学校从“惠及全体、夯实基础,尊重兴趣、给予选择,鼓励冒尖、支持拔尖”不同要求出发,建成融通“双新”课程体系的芯片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群。第一类课程是惠及全体、夯实基础的通识普及课程。一是在必修课程中,融通芯片科技教育,打造必修课程实施的校本化特色。如将“数字逻辑芯片”、“电路搭建”融入通用技术课程;将“利用芯片架设信息系统的实验”、“计算机传感器”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将“半导体材料”融入物理课程。二是开发芯片系列讲座,包括《中国的艰“芯”路》、《芯片与计算》等通识讲座,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原理应用方向的感知,切身体会并理解芯片在现代科技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二类课程是尊重兴趣、给予选择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可以选择芯片类选修课程进一步学习。学校在保证课程丰富、多样的基础上,尤其强调课程的目的、价值、质量、趣味等要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的生发创造契机。第三类课程是鼓励冒尖、支持拔尖的专项课程。面对有学科特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专门开设探究类专项课程,以满足尖端学生能力的发展。除了线下课程,学校还着手开发了第四类课程——线上慕课,建立芯片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库。慕课课程立足于芯片产业链的通识介绍,与线下课程形成呼应和互补,为学校储备了丰富的芯片课程资源。重构整合、联结学科,学科素养、科技素养“齐头并进”。为了将芯片课程与基础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做了如下探索:一是将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技术意识”“创新设计”“工程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课程重点选取的芯片领域知识载体能够匹配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同时可以衔接基础学科的教学大纲,方便教师充分搭建学习“脚手架”,让高尖端的芯片科技顺利“降维”到高中课堂。三是以项目化学习实现跨学科发展。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展了多类学科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提升了科学思维,为他们今后升入高等院校做更专业的学习打好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五)多维体验、浓郁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发展“保驾领航”。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开拓学生的眼界,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也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活动载体与发展平台。如贯穿整个高中生涯的学校“科技+”课题研究平台,通过芯片科技教育的支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导师,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校的所有学科实验室、芯片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全部为学生开放。通过2-3年持续性的学习、探究、实践、课题、实验、论文等六个系列的推进,在高中阶段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专业的初探、对行业产业的认知。


二、赋能学生全面发展,芯片科技教育结硕果


学校将芯片科技教育作为切入口,探索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的抓手,聚焦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既顺势而为,回应国家对芯片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渗透学科育人、鼓励自主探究,促进五育融合,实现“双新”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通过芯片科技教育不同课程的学习,眼界不断开阔,对于前沿技术、学科内涵的认识不断加深,学生的创造力普遍提升,撬动了生涯规划在高中的生发。短短两年不到,学生在科技类方面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7人次,市级奖项33人次。越来越多的位育学子立志走进芯片产业,投身国家科技发展的创新之路。

(执笔人:王亦群、宋晨辰)






广东省:统筹推动幼小科学衔接走深走实


向上滑动阅览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广东省教育厅精心部署、培树典型、创新机制、总结推广,持续推动幼小科学衔接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精心部署,统筹推进


2021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二是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三是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四是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二、培树典型,强化引领


为提高全省幼小科学衔接的质量,培树幼小科学衔接典型示范区和幼儿园(学校),强化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科学幼小衔接攻坚项目)申报,并于8月公布21个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104个试点园和104个试点校名单,组建省级幼小衔接专家组,开启试点实践工作。2021-2023年安排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资金共计872.4万元支持幼小衔接实验区实践探索。该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启动试点,试点园(校)按要求制订全年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实施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入学准备活动和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入学适应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总结试点成果和经验;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2023年11月至2024年9月,各立项实验区组织试点园(校)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指导区内更多幼儿园(小学)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践,提升实验区学前教育质量。自项目启动以来,很多实验区都积淀了可借鉴、可推广的优质经验。例如,东莞市通过开展全市专项调研、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培养高质量试点团队、凝练阶段性成果、高效规范使用项目经费等,有序推进项目稳步实施。松山湖试点镇街研发形成了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小幼衔接活动组织方式,如“童蒙养正”“舒心父母”“课堂和生活常规形成”等,启动“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小幼衔接成长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及家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策略”“幼儿入学适应性成长档案”等一系列实践探索。莞城校(园)之间为了更好促进幼小衔接结对工作的开展,举办了跟岗体验活动、每月教研活动。


三、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联合教研是破解幼小衔接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方面,省教育厅要求各实验区建立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联合教研机制,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建立常态化联合教研机制,各地级市教育部门指导结对幼儿园和小学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实行常态化联合教研制度,加强在课程、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我省各地教研部门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形式科学、氛围积极的系统化联合教研制度,有效提升教研成果的实践应用效果。深圳市教育局于2021年6月印发《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构建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并于2022年5月初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工作,建立常态化联合教研机制,深入研究衔接课程,建立幼小衔接课程资源库。佛山市顺德区成立了顺德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教研核心组,并完善教研核心组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引领研究,围绕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每月定期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教研活动,促进试点园校之间的联动交流。


四、及时总结,分享推广


为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幼儿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2022年起,广东省教育厅每年面向全省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征集遴选活动,要求各地以活动方案征集遴选活动为契机,聚焦提高幼小衔接活动水平,强化教研工作指导,推动各类幼儿园和小学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有关要求,促进幼小双向科学有效衔接,提高育人整体水平。自2022年起,广东省教育厅连续开展两届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的征集和评优工作。2022年第一届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征集活动中,经地市初评推荐,各地市教育局选送340份方案,其中城市案例185份,乡镇案例99份,农村案例56份,共有78份被评为优秀幼小衔接活动方案,102份入围。第二届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征集活动中,各地市选送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共354份,其中城市案例191份,乡镇案例100份,农村案例63份,目前正在评审中。同时,在省教育厅编印案例选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教育”开设“幼小衔接”专栏,重点进行推送和分享。


目前,全省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幼小双向衔接氛围逐渐形成,科学衔接意识不断强化。据统计,全省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进行科学幼小衔接工作的已经超过一千对。

(执笔人:赵琦、冯婉燕)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五育融合,多元发展”特色育人体系


向上滑动阅览


深圳市翠园中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将创新人才的培养向基础教育延伸,积极构建创新生态,赋能人才培育,打造多元发展的“立交桥”,探索出了一条以课程、实践、竞赛、平台、师资等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建“四大学院”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发展立交桥


依托课程建设,翠园中学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抓住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契机,本着“为学生创造多元发展平台”的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模式,创设“致远学院”“强基学院”“创新学院”“博雅学院”四大学院,构建完整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致远学院对标新课标新高考,推进建设“631”模式课程、创客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特色课程。强基学院对标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涵盖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和高端学术课程两大课程模块。创新学院聚焦国际教育,形成涵盖国际素养课程、研究实践课程、高端学术课程等特色课程。博雅学院聚焦人文社科和体艺特长,主要包括体艺传媒课程和大学自招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文化课程、德育教育、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创新中心课程、高端学术活动、生涯规划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打造学生多元发展“立交桥”。每学年开设校本选修课100余门,覆盖100%的学科,依托“翠园教育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精英开展高端学术讲座,推动构建“通识课程+特色课程+专创融合+拓展课程”进阶式课程体系。多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推进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育硕果累累


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选拔和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翠园中学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培养具有中华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人才”的办学目标,创新性地推进五育融合,构建“德育领创、智育启创、体育助创、美育浸创、劳育践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校园足球、科技创客、学科竞赛、美术高考等诸多办学特色。翠园中学开创体教融合的“翠园模式”,成立了广东省第一家正式注册的中学足球俱乐部,校足球队先后夺得首届全国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等几十项冠军荣誉,连续四年蝉联深圳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冠军。近些年,学校向清华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输送高水平足球运动员63人,为山东鲁能、广州恒大等职业球队输送优秀队员11人,其中段刘愚2022年入选国家男子足球队。学校先后获得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突出贡献奖、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深圳市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深圳市足球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在学科竞赛方面,翠园中学在原有学科竞赛教练团队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学科竞赛金牌教练。近五年,学校已有19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15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招生或强基计划进入全国名校,实现历史性突破。翠园中学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学校拥有省市区三级挂牌的艺术创客中心、广东省“百佳社团”艺术创客社、深圳校园文化节“优秀社团”艺术舞蹈团,学校合唱团连续多届获“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大赛“金奖”,弦乐团曾获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近些年,翠园中学共有145名同学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九大美术学院录取。2022年,翠园艺术团队在深圳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夺得4项一等奖,学校美术课程入选2022年教育部校本课程典型案例,学校获“深圳市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称号。


三、聚焦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营造创新教育新生态


翠园中学实施“科创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配套科创专项资金,推动学生进项目、进实践室、进团队,逐渐形成“兴趣导向—课题研究—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的科创教育路径。校企合作选聘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近三年,翠园科创共获国家级竞赛奖励12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3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15项,多名同学入选深圳市“明日科创之星”英才库,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1—2023年,翠园中学科创团队的3个项目分别荣获第六届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全国“创新潜力奖”金奖,2个项目荣获此项赛事全国银奖;2022年翠园中学科创团队荣获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高中组一等奖、深圳市首届青少年智慧城市论坛“最具创新项目奖”。学校充分利用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和深圳市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的资源优势,着力加强科创实践室、艺术创客室、天文活动室等10多个创新实验室建设。作为深圳首批入选的“零一联盟中学”,学校与深圳零一学院在创新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一流大学+一流中学+一流企业”联合选拔、培养拔尖人才的新机制,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积极与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人才贯通培养。充分发挥深圳“创业之都”的聚集辐射作用,精准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学生科创项目孵化。


四、坚持“内引外联”的人才引入模式,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翠园中学秉持“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理念,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梯级人才培养机制,积极营造一流人才成长环境,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热心与学生共同研究,对创新人才发展前沿有极强敏锐性和把控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构建教师职业规划体系,建立梯级培养机制,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翠园中学也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近三年,学校大力引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等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引入学科带头人10余人,从清华、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共引进6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学校积极帮助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引导教师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问题式、合作式学习。引导教师将发现、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鼓励老师们用“伯乐”的眼光看待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多元发展之路的“千里马”。

(执笔人:郭玉竹、郑柔琼)






陕西省西安市:着力打造三个特色课堂,贯彻落实“五育并举”


向上滑动阅览


近年来,西安市将“三个课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观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源于教育理想,始于教育实践,成于教育改变,指向国家的未来和美好”的“三个课堂”西安行动,做出了西安实践,初步形成了西安经验。


一、深耕“第一课堂”,紧扣教学主阵地,聚焦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夯实硬件基础。多措并举改善办学条件,为“第一课堂”夯实硬件条件保障。编制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西安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做好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在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市级每年投入资金3.22亿元,从办学条件、内涵发展、教科研等方面对“新优质成长学校”进行全方位提升,已培育学校427所,正在培育学校170所。市级每年投入2亿元资金,对公办学校予以奖补,支持学校优化设施设备。二是强化人才支撑。精心实施进校园招聘、接收公费师范生等重点工作,三年共招聘教师22867名,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教师培训提升,培训校园长教师50万人次以上,择优遴选5112名校长教师参加交流轮岗,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三是提升教育质量。深入开展“课堂革命陕西行动”,设立西安市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创建品质课程实验学校116所,评选市级义务教育课程与管理示范基地42个。举办“西安好课堂”系列活动12期,展示观摩课150余节,发挥学校互帮提升作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西安市一等奖获奖占全省81.8%,总获奖占全省91.3%。


二、丰富“第二课堂”,提升核心素养,彰显课后服务特色


一是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遴选认定“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获奖案例32篇,其中3篇案例在教育部获奖。强化劳动教育,认定市级教育实践基地30个,创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二是切实突出减负提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第二课堂”高质量实施,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开展全市第二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认定市级优秀案例183个。推荐参评省级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95项,获奖69项,获奖比例72.63%。三是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打造符合区域实际和学校办学特色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特色课后服务课程,实现“一区一品”“一校一品”。开发内容丰富、相互融合、支撑学习进阶的课程资源群,建构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新范式,组建戏曲、器乐、手工、书法、合唱、舞蹈、篮球等社团,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等丰富多元的课后育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得到多元全面发展。


三、拓展“第三课堂”,增强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研学实践教育。充分利用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资源,开发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活动线路,如红色文化之旅、绿色自然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现代科技之旅等不同主题,市级每年列支300万研学旅行专项经费用于学生研学补贴。全市创建国家级研学营地、基地8家,省级研学基地33家,市级研学基地48家,实现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并驾齐驱、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二是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先后与超市、医院、交警队、银行、法院等单位对接,建立职业体验基地,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利用博物馆优秀文物资源和教育资源,加强馆校合作,实现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有机融合,将博物馆教育常态化纳入“第三课堂”。三是强化教育科研助推作用。教育科研是提升质量的“助燃剂”,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全市教科研机构深入学习研究领会“三个课堂”的“三个新塑造”,积极实施“六项新举措”、聚焦“七个新维度”,以“三个课堂”为着力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课题驱动课堂改革,发挥教科研对课堂改革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培育更多“三个课堂”的西安生动实践。

(执笔人:刘红)



〔本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基础教育中心(《人民教育》杂志)联合研制;研制者:李铁安,刘琴,包昊罡,李振文,孙蔷蔷,王晓燕,张宁娟,徐金海,胡备,杨泉森,汪瑞林,程路,邢星〕

总监制:范绪锋

监制:余慧娟

策划:刘琴

组织研制:中国教育报刊社基础教育中心(《人民教育》杂志)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3-4期责任编辑|施久铭、钱丽欣、程路、邢星、董筱婷、谭希、宋佳欣、陶玉祥、贾舒婷、冉楠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小学科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要从一个“教学科的教师”走向“教孩子的教师” | 支招
推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⑥
阅读,让生命保持成长!来看老师、学生和家长分享阅读的力量|“阅”动生活
有活力、接地气、入人心!5年来,各地各校的思政课堂“热气腾腾” |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